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食谱的由来 小吃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食谱的由来 小吃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调鼎集》
这是一本清人所作的扬州菜菜谱,属于从各处摘抄为主的手抄菜谱集。从手法到选材,从调料到点心制法,从江河鱼鲜到家禽、果蔬,分门别类的写,非常庞杂。有许多菜式,在现代的扬州菜中依然能找到。
《易牙遗意》
这本书的作者不确定,但绝对不是易牙本人作的。易牙这个人相传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厨师,被现代很多厨师奉为祖师爷,据说厨艺那是神乎其神的。不过,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却是“易牙烹子”。
《闲情偶寄》饮馔部
闲情偶寄这部书很有名,据说调鼎集的一部分菜谱就是取自它。但更为有名的是它的作者李渔,他不但写书(数量不少),还会编剧(戏曲),而且还能编辑,像是《***》、《芥子园画谱》、《三国志》都曾经过他的手头校正或是改定,真个是才情爆表。所以把闲情偶寄当闲书来读,是很舒服的。
《随园食单》
清人袁枚的这本书,相较以上几本书来说,是更出名的,这一方面是时代离我们较近,一方面也是像李渔那样,有文***的人写出东西来,总会更能有意无意的突出渲染一些让人馋的做法和味道。这书单里,将当时杭州和南京的美食记载了个七七八八,包括某官家家厨善做某样菜,某处饭店特制某种酒食,某个寺庙里什么泡菜香飘几里,都有记录,并且都有做法。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写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听闻,但是这种记录,对于后人来讲,也是相当不可多得了。
1《食珍录》: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余姚人虞宗写于南北朝时期。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2《清异录》北宋人陶谷撰著,杂***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
3《食经》谢讽著于隋代,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4《本心斋食谱》宋代陈达叟著。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
”5 《山家清供》南宋林洪撰著。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
据最近了解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成功破解的一份楔形文字食谱。这份食谱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是科学已知的最古老的食谱。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跨国研究楔形文字的团队把自己戏称为是烹饪考古学家。
这份食谱是用古巴比伦和亚述文哈佛组建这个kua字刻在陶土片之上,属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ivilization),又称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创造了辉煌成就的古代文明,其本身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而如今在这边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国家则有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等等。
这些陶土片目前存放于耶鲁大学的巴比伦研究中心。其中的三片大约生产于公元前1730年,而另外一片要晚约1000年。
( 如上图 楔形文字 )
4000年前的文献中,已经存在厨房的概念。这项研究在一定程上有助于追溯从古至今炖羊肉的演变,尽管研究人员并未发现许多和现代不同差异。
而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类了解了从古至今烹饪方式的演变,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人们的饮食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定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食谱的由来 小吃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食谱的由来 小吃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mgtnm.com/post/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