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食谱 > 正文

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教一下,食物三大营养素算出后,编制食谱是如何计算食物克数

依据人体所需的每日总能量和具体某种营养素的百分比相乘,得出了该种营养素的所需能量,再用该种营养素的能量值除以该种营养素的单位产能值,就得出了该种营养素所需的食物克数。

举例,根据健康状况:某人一日的所需能量为2000千卡,蛋白质应占能量的15%,其所需的蛋白质能量则为2000x0.15=300千卡,根据每克蛋白质可产能=4千卡,用300/4=75(克蛋白质)好了,到此已经求出蛋白质的所需克数了。

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去营养素成分表中查到你所建议的食物食部xx克里含蛋白质xx克,用列方程的方法一比,就可得出结果了。

如你选择的食物是米粉,查表每100克中含蛋白质=8克,你编制的食谱中1天所需蛋白质为75克,则100:8=X:75,解方程,X=937.5(克米粉),也就是一日食谱选择的米粉总共为937.5克,本日所选其它的食物就不能再含蛋白质了;若是再选含蛋白质的食物,也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克数,然后要减去相应的米粉的重量!换句话说,一日食物总重量所含蛋白质的量要=75克!其它两种类比此法分别计算,不再举例了。

不知道你看的明白吗?

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食物的近代名著

陆文夫《美食家》杨志红《饮食定生死》汪增祺《吃食与文学》七七《天下厨房》、《私房菜谱》梁实秋《雅舍谈吃》叶怡兰《极致之味》陈建功《北京滋味》张健雄 《红酒心语》《馋话连篇》《馋游四海》沈嘉禄《美女鸭头颈》林忆莲 《林忆莲——上海回味》

中华自周朝开始一直分餐制,什么时候变成的合餐

首先要说明的是,合餐制在中国的历史是远远短于分餐制的,直到民国时期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分餐制,而且中国分餐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氏族时期。

1.从分散而坐,变成合桌而坐

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迁入到中原,带来了他们特有的高桌和高凳,称为“胡床”、“胡坐”。这种桌椅的传入,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贵族原有的分散跪坐的就餐习惯,大家逐渐开始围桌而坐或并桌而坐。

这就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就餐距离,为之后的合餐制创造了可能

《韩熙载夜宴图》中大家虽然围桌而坐,但却实行分餐制

2.食物烹饪工艺的进步

到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让更加丰富的食材走上了宋朝百姓的餐桌,而且此时铁锅的出现让食材的烹饪不再局限于“煮”和“烤”。贵族餐桌上更多的食物意味着分餐制需要在桌上摆上更多碗碟,因此合餐制在此时首次出现在宋朝贵族和富裕家庭的餐桌之上。

明朝时,人们对铁锅进行了改进,薄铁锅问世。这让菜品的烹饪方式在明朝更加多样化。相***餐制将食物分到每人的餐具中,合餐制精美的摆盘也可以为菜品增色不少,这让合餐制开始流行。

合餐制的普及其实是在清朝,“满汉全席”的出现标志着合餐已经深入人心了。

中国古代有哪些农作物是从海外传播过来的

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但原产中国的蔬菜作物只有一些野菜白菜萝卜、水芹、芥菜、韭菜、菱白、竹笋、甜瓜、莲藕等。明朝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提到“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麦、菽,天造地设,开辟依然,不可强也”。说明明清之前,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黍、粟以及小麦和水稻。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蔬菜特性等制约,在古代秋冬两季蔬菜供应短缺的现象时有发生。

汉代从域外引进了苜蓿、黄瓜茄子、豌豆、豇豆。

唐五代到宋代,自域外的引进的有刀豆、菠菜、莴苣、茼蒿、蓝菜等。

五代时期,西瓜经西域引进到契丹。宋代时,开始有丝瓜,蚕豆,可能由印度引入。

明清时期从其中美洲传入中国的主要有番茄辣椒南瓜、马铃薯、四季豆、莱豆、多花菜豆、洋刀豆、豆薯等。这些美洲原产蔬菜作物在明代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百姓饭桌上常见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菜谱及食材 食品历史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